北京章哥,从业20年,通晓业内门道,我不做所谓的“专家”,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。
免费咨询,请关注“章哥说”微信公众号,有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。
提问:
章哥,我一直在等合适的时机,但眼看着又要拍卖了,据说现在的资金链都紧张,拿不出太多的钱竞拍,又有各种政策限制,那如果拍卖价格低,是不是再等等房价会降啊?还是说如果不会降,那我就现在别等了,去看清河的次合适?
回答:
1.我都不爱回答这种问题,发出去容易惹麻烦,弄不好又让人举报了,简单说几句吧。
2.首先说,拍卖只是一种交易手段,和商品价格的高低关系不大。或许会因为拍卖师的手段高明,也或者是其他原因吧,都有可能引发现场竞拍者的不理智而疯狂出价。但这都是小概率事件,一定要记住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,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,和采用某种交易方式,在整体上是无关的。
的资金链紧张,他们什么时候宽松过?在现在这种高周转的运作模式下,资金在账上趴着就等于是损失。能理解什么是资本主义吗?就是资本的投资至高无上,一切行动的目标,都是利益!(不过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,不会容忍资本家妄为。)
典型可以看看古玩市场,既有地摊儿也有拍卖会,能说哪种方式抬高或降低了吗?不能,只不过一个公开一个隐秘而已。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。
3.再一点,是什么?是房子的原料,也就是面粉和面包的关系。那请问,就算是面粉降价了,但买面包的人不减少,最终价格能降吗?
去年猪肉价格暴涨,二师兄身价倍增,连我家门口的肉夹馍和小笼包都涨了一块两块的。这都甭问人家老板为什么了,肯定解释说是成本上涨,所以不得不涨价。
但今年猪肉价格又降回来了,甚至比上涨之前还低,卖早点的降价了吗?好像没有吧,为什么?因为棘轮效应,一旦涨上去,消费者只要习惯了就会认可这价格。以后无论成本是否降低,商品价格都降不下来了。
人们总有个误区,觉得成本决定商品价格。其实搞反了,是商品价格决定成本。卖包子的之所以敢去进高价猪肉,是因为预测到他的包子能涨到不赔钱有利润的价格,否则人家宁可不干了也不会去赔钱。
更典型的例子就是工资与工作量的关系。工资就是出卖劳动力的价格,工作量就是成本。我们公司有拿3000多的实习生,我都不敢让他们加班,人家也犯不上。前几天老板急着要一份方案,我试探性的问小孩儿能不能加个班?人家直接回了一句:咋地?老板活不到明天啦!
但如果把他的工资涨到3万呢,我相信小孩儿大概率是会老老实实加班的。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儿,这就是价格决定成本。
所以总结成一句话:商品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,预期售价决定成本,而格由供需关系决定。
那具体到房子上,就算是今年拿到的便宜。但明年的市场好,需求增加导致其他的房价上涨,换做你是开发商,会便宜卖房吗?
4.再一点,就算有各种政策限制,也未必真能影响到商品价格。
商品价格是什么?不是表面的这一串数字,而是背后的各种综合服务。子,那什么是“房子”,有统一标准吗?就算有质量验收标准,但这只能规定下限,真正的商品内容是无法统一标准的。
举个例子吧,我印象中是2007年,楼市暴涨,兰州的牛肉面也跟着凑热闹,全市的拉面馆都开始涨价,每碗涨了5毛钱。于是民情激愤,纷纷痛斥小老板们不讲武德,竟然敢在刚需商品上涨价!兰州市政府自然出手了,下令牛肉面限价,不许涨。
那结果是什么?少放肉呗,要不就是少放面,甚至有的干脆没服务员了自己去端面,总之都是质量下降。到现在也是十多年过去了,当地的牛肉面大多恢复了质量,当然价格也早就翻了几番。
这就是供需关系第二定律:任何限制的政令法规,都只在颁布之初有效,随着时间推移,其效力逐渐减弱。这个定律简称“法律无效定律”,再简单的说法就是方法总比问题多。上帝的归上帝,凯撒的归凯撒,市场的自然归市场。
那话说回来,如果各种政策限定了房价,那会怎样?是眼睁睁的赔钱呢,还是会琢磨其他馊主意?反正北京历史上曾经推出过各种限价,从的经适房,到后来的、自住房、定向房、合建房、,等等吧,请问哪种质量好?
一分钱一分货,这是中国老祖宗几千年的经验总结。买的没有卖的精,更是消费者的无奈吐槽。商品价格或许会降,但大概率是不会按照消费者的期望值来降价!
5.一不留神又写多了,总之吧,我的意思是别对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值太高。价格有可能降低,但最终的房价未必真能是如你所愿的降低。市场不仅无法预测,而且还是很冷酷的。你已经等了快一年了吧,从去年就问我什么时候买合适。我的一直回答就是:有需求就尽快。到现在还是这句话,有需求就尽快,拖得时间越长风险越大。仅供参考。
免费咨询,请关注“章哥说”微信公众号,有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