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
西安过后,我看很多人都在猜测,下一个升级调控的城市会是谁呢?
合肥?广州?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。
谁曾想,南昌竟然逆势而为,大胆放松调控了!!!
尴尬的是,放松调控的政策又是一日游,就被住建部痛批驳回!
事情是这样的,3月24日,有媒体报道了南昌政府发布了《做大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其中里面有关房地产的内容,提到要“推进大南昌居民购房同权进程”。
“内部同权购房”意思就是包含在大南昌都市圈内的城市,不管有没有南昌户籍,都能相互。其实就是放松限购。
那南昌包含多少城市呢?
南昌,九江,抚州的临川区、东乡区,宜春的丰城市、樟树市、高安市和靖安县、奉新县,上饶的鄱阳县、余干县、万年县等。
根据2018年的数据,大南昌约1886万人,而南昌约536万人。
南昌是省府,周边县市的人肯定会来南昌,一旦放开“内部同权购房”,南昌立马获得超过1350万张新增。
突然之间增加了这么多需求,这对楼市来说意味着什么,不言而喻。
而且不仅是放松了限购,南昌还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楼市的政策,包括大学毕业生购房不受社保限制、人才、放松限价等。
但住建部说这其中有的条款与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的要求不符。
前几天成都西安才刚刚收紧调控,住建部领导也忙着调研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,南昌这是缺根筋啊。
所以一经媒体报道,立刻就引起了住建部的注意。
昨天澎湃新闻报道,住建部和江西省政府专门就此事开了视频会议!提了几点要求:
1、江西省和南昌都要提高政治站位!牢牢把握的定位!不将房子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,坚持调控不动摇,确保三稳目标。
2、将南昌列入监测重点城市名单,加强对南昌市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。(本来南昌不在监测名单上的,这回主动送上门了)
3、落实省和市里的主体监督责任。
开完会,住建部马上就派人第二天去南昌督导了。
“居民购房同权”这个说法还挺新颖的,为什么住建部会这么快叫停呢?
其实打着人才的幌子放松调控都问题不大,但是明着放松限购、放松限价,那就是突破调控的底线了!
南昌作为城市,虽然存在感不强,但毕竟也是。如果南昌公开发文这么干也允许的话,那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弱二线城市效仿南昌的做法。
我国有那么多的城市群和,大家都跟风放开都市圈同权购房的话,这会加速城市的上z,现在上头就是害怕房价上z呢,不放松调控,资金都已经在很多城市轮动上z了,一放松还得了。
其实去年广州和宁波也出台了类似的政策,但不一样的是,广州和宁波是为了抢人。
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人才入户积分在广州可获得累计认可;宁波也是,长三角城市群的社保可跨省互认。
广州和宁波的目的都是为了抢人,而通过抢人才来增加楼市需求这个是允许了,这两年国家也一直强调除了外,其余的大中小城市放开户籍限制。
但南昌这样明目张胆的放松调控,怕是打错了如意算盘。
本来南昌吧,这几年没啥存在感,楼市热度也不高,原本也不在住建部视线范围内,这下好了,偷鸡不成蚀把米!
当然南昌也是有苦难言,这几年来,楼市行情也不怎么好,量价齐跌。
2020年南昌市成交598万㎡,同比下降21%。
图片来源:中指院南昌市房地产年报
即便是来到了2021年,南昌楼市也没有见好的迹象。
1月份和2月份,南昌成交量逐渐萎缩,整体价格稳中有降。
点击看大图
我看了一下南昌的库存,去化维持在7个月左右,其实并不多,南昌每年的供应量控制的都挺好的,和成交量不相上下。
对比一下大部分的,去年都是以涨或者微涨为主,南昌的楼市怎么了?
归根结底,还是城市实力不足,没有强劲的产业作支撑,需求也会跟不上。
2015-2019年,5年时间,南昌新增约30万,平均每年只有6万。
数据来源:南昌市统计局
对比一下隔壁的长沙,仅仅2019年一年的新增人口就高达23万,2020年新增超过40万,已经到达880万。
南昌的人口量级和销售面积也明显是不成正比的。
我们对比一下就知道,长沙880万人口,2020年成交面积是2379.90万平,而南昌560多万人,去年的销售面积只有598万平米。
如果按照长沙的水平,南昌一年销售面积至少也要上千万平米才算正常吧。所以只能说明南昌这个的吸引力是不够的。
我们知道,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,也是人口导入的前提,没有产业就没有人口,房价即使因货币宽松而上z也会是空中楼阁。
此外,上等的教育、医疗、商业也是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。
有产业集群才能吸引人口流入,影响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,才有可能造出一张“网红名片”,最后推动城市房地产的发展。
合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,这几年的发展大家也有目共睹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南昌、合肥统计局
在十年前,合肥的经济实力和南昌不分伯仲,但是后来合肥一路披荆斩棘,招商引资,比如京东方,长鑫和兆易创新,蔚来,维信诺等等。
如今合肥拥有家电、智能语音、新型显示、新能源汽车等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,有些还入选了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
自身强大了,国家给的政策支持也会越来越多,现在整个安徽都加入了长三角,去年还获得了的头衔。
十年后,合肥和南昌的gdp总量已经相差快一半了。
现在合肥的楼市有多火知道吗?很多都要求全款往里走,贷款不要站门口,各种,号头费,天价车位费,捆绑销售,楼盘非常强势,购房者天天盼望着调控。
所以南昌缺少的正是这么一个性的产业集群,用来创造更多的高薪就业机会。
包括南昌想要发展大,也不应该是通过房地产来带动。
我们现在常说的,除了是地理位置接近之外,更重要的是产业互通。
比如深圳一些高新科技产业,研发在深圳,生产在东莞惠州等,人口也会随着产业流动,那么深莞惠自然就会形成一个;同理还有上海和江苏浙江的关系。
这才是名副其实的,南昌明显是走错了方向。
那南昌楼市还会继续跌下去吗?也不会了,毕竟库存不多,随着资金轮动,今年很多二线城市都会迎来一波不错的行情。
但市场分化是常态,对南昌而言也是如此,很明显,南昌核心在红谷滩区,比如市政府、省政府板块,还有现在比较热门的九龙湖。买不起红谷滩区就去买高新区。
南昌是今年个「调控放松」被喊停的城市,去年青岛、济南、宝鸡、驻马店等均出现了政策一日游现象,相关政策很快被叫停了。
而且从2020年中开始,住建部就不断「调研督导」地方城市,从大湾区、长三角、西南地区、中部地区等等,这是以往少见的。
可见的神经是时刻紧绷着。
毕竟去年疫情后,国内外都有不同程度的放水,即便不放松调控,仅靠放水,楼市行情就蠢蠢欲动,一旦放开调控,后果不堪设想,甚至引发一些金融性的风险。
放开调控很容易引起,但仅仅是放水就不一样,钱很聪明,不放松,需求就有限。
资产保卫战,保卫的就只能是的核心,所以这一轮上涨会出现分化的现象也在于此。